穿戴式胎心监护-高危妊娠孕晚期的”保护伞”院外篇
自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国乃至世界迅速扩散,环境因素如流行病学密切接触史和病毒感染本身就是高危妊娠的风险因素之一,在孕期尤其是存在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孕妇较普通人群更易感。
因此,在疫情流行的特殊时期,如何提升妊娠风险防范、加强妊娠风险评估和规范妊娠风险管理等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国家卫健委从母婴安全角度提出要帮助孕产妇做好自我监测和居家防护,深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哪些孕妇属于高危妊娠?
年龄过小或大于等于35岁的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或子痫前期等并发症,母体免疫性等疾病,试管婴儿,羊水过少或过多,胎儿臀位,产前出血,曾出现不正常的胎心监护图形,可疑或明确的胎儿生长受限,脐带绕颈等。
高危孕妇如何做好自我监测?
● 常规监测:每天监测体温,注意有无发烧、咳嗽、流涕等情况;
● 孕妇出现鼻塞、咽部不适等轻症时,如果14天内没有疫情高发地区旅行史、居住史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无发热,可居家观察,充分休息,每日监测体温并自行观察症状轻重变化。
● 如果孕产妇14天内有疫情高发地区旅行史、居住史,或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根据要求居家或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孕妇观察期间需同时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及监测胎动。
如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不要惊慌,立即与社区管理人员或医学观察工作人员联系,准确告知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就医。
● 数胎动方法:孕妇可自妊娠28周开始,最好左侧卧或自觉舒适的体位,环境安静,心情放松。每天早、中、晚各1小时数胎动,连续的胎动算作一次,有停顿之后的一次胎动则算是两次,将3次胎动次数的总和乘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次数。研究者多推荐1小时的胎动数少于3次作为胎动减少的警戒值。
● 对于高危妊娠的孕妇在孕晚期可以加强远程胎心监测。
● 如条件允许,每天监测血压、体重。血压≤140/90mmHg,每周体重增长不超过0.5kg。如有体重增长过快、双下肢浮肿明显、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及时就诊。
什么是远程胎心监护?
远程胎心监护是利用可穿戴的智能设备,借助智能手机和网络实现胎儿的生理信息及医学信息传送及分析,由专业医生解读并给出建议的一种远程医疗服务。
疫情期间对于居家的高危孕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势,开展孕产妇远程胎心监护服务,它借助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可实现随时随处的胎心监护,通过手机将胎监数据传送给产科医生进行远程判读,给予孕妈妈们实时的就医指导,有问题随时与医生互动沟通。
即使足不出户,也可随时在专家监测下,保障胎儿的安全,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及胎死宫内的发生率,提高了孕晚期安全水平,穿戴式胎心监护产品能够真正实现高危孕妇的院内外全方面管理,将高危孕妇的孕晚期风险降到最低。
远程胎心监护对于高危孕妇的临床价值
临床价值:据文献显示,在高危妊娠孕妇中,除了常规产检和监护外,使用远程胎心监护的研究组与单纯胎动计数为自我监护的对照组相比,其监护结果异常检出率为37%高于对照组的19%(P<0.05),而围产儿结局不良在研究组的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
由此,应用远程胎心监护对高危妊娠的监测,能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降低新生儿窒息等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发生。
索思穿戴式胎儿心电监测产品的优势
产品优势:安全、精准、便捷、舒适、长程、远程、实时监测、数据可视化等。
▲更安全(高分子材料、无刺激、无毒性、不致敏、一次性可抛);
▲更精准(先进电生理技术,被动式生理信号采集,不存在母胎心率混叠问题,避免反复监测、造成恐慌、判断胎儿情况更全面);
▲更便捷(无需找胎背、无需耦合剂,撕贴方便、不限制场景);
▲更舒适(柔性穿戴、轻便舒适,无异物感,无姿势要求);
▲长程更经济(长程监测时间可达10小时、避免情绪紧张,临床监测更准确);
▲远程监护,可以打破传统监护地点及时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有网络信号的地方随时做胎心监护,监护完毕上传数据,医生可远程判图,及时发现异常;
▲中央监护系统:同时监测多位孕妇胎心监护。
产品操作介绍
孕妇在门诊租赁或者购买成功后,在家里首先下载手机APP,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添加设备,然后就可以开始监测,监测过程中可以实时观察到胎心曲线,操作步骤如下图显示:
孕妇上传报告后,由专业的三甲医院的医生编制报告,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下图显示:
总之,远程胎心监护是孕妇-医生、基层医生-上级专家、基层医院-医疗中心紧密联系的一种开放式分布的监护系统,为高危妊娠的管理、家庭自我监护、提高胎儿监护质量,使围产期保健走出医院进入家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