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  >  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病率由于各篇文献报道不一,所以无法用确切的数字体现,但可以确定其发病率与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心律失常的监测方式及所研究的心律失常类型有关。例如,心胸手术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为10%~40%,非心胸手术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在4~20%之间。


src=http _imagepphcloud.thepaper.cn_pph_image_108_172_235.jpg&refer=http _imagepphcloud.thepaper.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jpg

围术期心律失常中房性心律失常以阵发性房颤最为常见。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心脏大血管手术之后,非持续性室速发病率约50%,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发病率<2%,其在非心脏手术后的发病率约0.45%。因此,围手术期进行动态心电监测对观察病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术前连续动态心电监测

术前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监测,尽量控制原发病,消除对心脏的不利因素,保障手术安全。非心脏手术患者伴有心功能异常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术中操作及术后康复。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短,不能反映心电异常的全貌,尤其是对阵发性、复杂性及恶性心律失常、复合性心电异常。常规心电图既不能确定质和量,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弥补其不足。术前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并分析心电图异常的原因,评估其危险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这对提高手术治愈率、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src=http___g02.s.alicdn.com_kf_HTB10ZGeKFXXXXbLXFXXq6xXFXXX1_200443419_HTB10ZGeKFXXXXbLXFXXq6xXFXXX1.jpg&refer=http___g02.s.alicdn.jpg


2
术中连续动态心电监测

麻醉中可通过HRV分析,及时观察药物作用及麻醉意外的出现。研究表明,HRV分析可以定量评估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的紧张性、均衡性及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围术期的创伤、麻醉药、应激性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心脏自主神经,从而使HRV出现显著改变。术前存在快速心房纤颤者,术中任何刺激都可增加心室的反应性,产生心动过速而导致心衰或心肌缺血。因此,术中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并尽早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8f416b0fd78f28be4b2bba908fa47f6.jpg


3
术后连续动态心电监测

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律失常极为常见。手术切口疼痛及手术应激性,可引起体内一些内源性递质和活性物质的释放,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含量增多,可致心肌自律性和应激性增强,易发生心律失常。


src=http _www.xiangya.com.cn_UploadFiles_201201_20120127131515248.jpg&refer=http _www.xiangya.com.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jpg


术后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具有起病急、复杂多变、进展较快的特点。术后的快速心律失常以房颤最多见;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室颤等室性心律失常并不少见;房室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偶时出现。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致命性的心律失常是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对心功能低下的患者来说室上性心律失常也可致死。因此,术后进行长程动态心电监测对于评估患者病情、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索思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产品,创可贴式设计,柔性舒适,使用方便,即贴即用,即撕即抛。摆脱了传统动态心电图的电极点和导联线限制,无线无负重,让患者在围手术期轻轻松松做动态心电图检查。长达120小时的持续心电监测,可以捕捉到更多有效的异常心电信号,提高一过性以及隐匿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